媽媽的書櫃裡有一本很陳舊的書就叫三月的哲思,那時候在苦思這系列名字的時候本來想借用的,但後來覺得自己也不是那麼有哲理的人,姑且還是隨意取名不要隨便賣弄玄虛 XD
那本書最後的空白頁還可以看見媽媽蓋上自己的印章,並寫下了「1990年3月20日,購於一個人逛書店的日子」這樣的字句,只能說多愁善感這種心情是家族遺傳。三月的哲思是一本好像看得懂又看不太懂的書,裡面很像在翻閱一個人的日記和隨筆,有很私人的絮語、憂愁、反思和情緒,至今回家的時候沒事還會找來翻閱,看這種心情日記的感覺跟寫下部落格記錄生活的感受很奇妙,會覺得我們人類好像自始自終都在為了一樣的事情反覆,想要追求高我、想要達到更高遠的目標、想要去愛與被愛,就像在《被討厭的勇氣》一書裡提到的所有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係,那些我們為之輾轉反側無法入眠的掙扎,明明每個人的生活、觀點、想法都那麼不一樣,歸根究柢卻又都如此相似。
後來媽媽已經不太看書了,我們的生活隨著長大、變得繁忙也開始不再有耐心去投注心力消化其他人的長篇大論(所以如果你讀到了這裡,我非常感謝XD),閱讀也是我這兩年才慢慢拾回的習慣,也依舊一不小心就會被壓縮到讀書的時間,只是每當看見三月的哲思那本書底媽媽落下的字句,想著當初買下書本、比現在的自己還年輕的媽媽的模樣和心情,就還是覺得不可思議、又有一點惆悵。
不太知道自己十年、二十年後會是什麼樣子、過著什麼生活,如果每七年細胞就會全部更新一遍,到了 35 歲、42 歲的我,都會是全新的人嗎?
媽媽現在看見三月的哲思,又會是什麼心情呢?
有時候很擔心回頭來看會發現自己變得面目全非,小時候寫作文提的我的志願、我的夢想,現在來看,我一個都沒有達成,但這樣的我就不是當初的我嗎?有本暢銷書名取得很好就叫「記得你是誰」,雖然我早就忘記內容在講什麼,那個記得你是誰的書名卻好像一句呼籲般牢牢刻印在心裡,只是每當自己又做出一些改變、又有了新的體悟,就覺得、我還在認識我自己,或更確切來說是在發展我的人格(?),在那個我還沒成形之前,我要怎麼知道我是誰、更別說是記得我是誰了。
最近在學習不要落入刻板印象裡,和朋友相處前會先提醒自己要更客觀地敞開心胸和對方相處,不要預設立場覺得對方是什麼樣的人,或許對自己也是這樣,不要拿小時候描繪的框架來看自己是誰,而是要透過體驗和觀察,來認識現在的自己是誰。有很多以前覺得是非黑即白的事情,最近慢慢可以開始理解對立面的觀點,也許童年的自己看見的世界是偏頗的,我或許已經不是我小時候希望自己成為的人了,但正在前往自己現在想成為的人的路上,而哈利波特裡的鄧不利多說,「重點不是在於你是誰,而是你選擇成為什麼樣的人」。我的選擇也許還是會隨著時間改變,但在每個當下忠於自己,所有走過的路、就算曲折,也都會串成自己。
三月三月,我們是誰、要往哪裡去,希望這些答案就算改變,也可以無愧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