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心得 | 智能社會:進退兩難 The Social Dilemma

影片簡介

這部劇情式紀錄片透過對自己親手打造的產物敲響警鐘的科技專家,探究社群網路的危險人為影響。

Netflix 官方介紹

The Social Dilemma (台灣中文譯名: 智能社會:進退兩難;大陸中文譯名: 監視資本主義:智能陷阱) 是 2020 年 9 月在 Netflix 上線的劇情紀錄片,透過對在 (或曾經在) Google 、 Facebook 等龍頭科技公司打造產品的員工或高層及其他相關領域專家的訪談,從幕後設計、使用者、到社會環境等多個層面,探討數位科技及社群平台的發展對個人心理健康、人際互動、政治、環境等各個領域的影響。

簡短心得

推薦指數:

Rating: 4.5 out of 5.

一直有聽到對 Netflix 上這部影片的好評,上週跟公司裡的 mentor 在閒聊時又聊到這部片,被強力推薦哈哈,想說晚上剛好沒有其他安排,就決定心動不如馬上行動立刻來看。
先說結論:我覺得很值得一看! 不管你是早就知道這些 dilemma (進退兩難的矛盾難題)、從來沒從這個角度想過社群媒體、或者是否贊同片中提出的論點,影片中有提到數位社群網絡在各種不同角度的影響,都可以做為平時使用社群媒體和數位工具時的提醒,我覺得也有點像是社群媒體、數位時代版的媒體素養教育 (有些點可能甚至是震撼教育 >__<),應該把這個影片列為使用社群媒體之前應該要看的訓練/警告材料哈哈,提醒使用者一些基本的推薦和廣告機制、上癮的可能、互動的可能後果、和要小心證實資訊真實性。
唯一讓我扣半顆星的地方是對我來說有點從一開始就太快想要營造聳動的感覺,雖然看完會覺得真的是個很嚴重又迫切應該注意的議題,而且也理解為甚麼他們想用這種氣氛說故事,但開頭還是讓我有點抗拒。
雖然是有著教育警世意義又涵蓋這麼多內容,但我覺得這部影片的說故事節奏非常流暢,不太會有讓人覺得冗長或硬塞入太多資訊很雜亂的感覺,是不知不覺就會看完,然後過程中會一直有新的想法、看完會想有所改變、行動的好片,推推!

Takeaways 和有雷心得

既然說了它是包含很多內容、會讓人有新想法的影片,就來分享一些我比較有共鳴的點和一些心得當作自己的筆記,底下按照影片的時間軸大致將它們分成四個部分,如果你看了影片或這些心得有甚麼其他想法也歡迎留言討論指教!

---以下有雷分隔線---

設計機制與使用者資訊

產品 (社群平台) 與使用者之間的關係及定位

這部紀錄片的一開始主要是先談了一下社群平台是怎麼來的 (背後的設計機制)、並且替產品與使用者之間的關係做好定位,讓觀眾對此有基本了解之後,後面其他部分的討論就可以建立在這些背景之上。
影片很快的將除了社群平台和使用者之外的第三個角色帶到這個生態中,也就是那些付錢下廣告的廠商,其中第一個讓我覺得蠻有趣的點是 Tristan Harris 提到的經典說法 “If you’re not paying for the product, then you are the product.” (如果你沒有付錢使用這個產品的話,那你就是產品。),後面的其他部分也有一直指回這個前提,因為使用者不是付錢的人,那些下廣告的廠商才是,而製造出社群平台的公司的目的畢竟還是要賺錢,所以變相來說就是最終會讓那些廠商們引導社群平台的走向,而這層利益關係也讓實質上的”產品”從表面上看到的社群平台變成使用者的注意力和相關資訊。
可以理解也能部分認同這個說法,但我並不認為付錢的廠商就會變成社群平台提供者的老大 (其實我猜影片也沒有這個意思,可能只是要彰顯幕後金主另有別人的概念),畢竟廠商是為了使用者的注意力而來,如果平台上沒有使用者、就不會有廣告商、平台也就無法賺錢,首先要先有良好的使用者體驗、才能吸引大量使用者、才會有錢可賺,從最近以使用者為中心做設計 (user-centered design) 的觀念越來越被重視這點也能看出,各大社群平台提供者其實也很清楚這個道理,所以使用者仍然是社群平台會如何發展的重要因素 (這也對應到最後面行動部分的 “vote with your click”)。
另一方面,我覺得使用者成為產品不一定是壞事 (但前提是要讓使用者知道他們正在被”賣”給這些廣告商,所以才覺得應該要將這個影片列為使用社群媒體之前的訓練教材),現在很多數位產品 (不只是社群平台) 例如 YouTube 、 Spotify 等等其實都會提出免費和付費兩種方案讓使用者可以自己選擇,如果選擇直接付費使用產品,就可以免除注意力被賣給廣告商的命運,就算接受廣告使用免費版本也是使用者自己的選擇,對於無法或不想支付費用的人來說就是多了一種選項和機會去使用對應的資源。除了使用者中的接收方,對於另一端的創作者們而言,廣告收入也可以是一種新型態的獎勵機制,創作者只需要專注於產出對其他人有價值的資訊或內容,就能吸引到其他使用者的注意力,也就能為平台和自己都帶來由廣告商投入的收入,不需要再特意將作品包裝成可以販賣的產品或發想商業模式,即使對於不是想以此為生的創作者而言,也不乏是個鼓勵他們分享資訊資源的額外動機,但如果創作者們過度專注在這個收入上而迷失,就會掉到被廣告商牽著走的路上了。

除了注意力以外,使用者的相關資訊 (user data) 也是對平台經營者來說很有價值的東西,但如影片中我不太喜歡的操縱中心橋段們演出的那樣,這個價值並不是來自於把使用者的資訊賣出去,而是用它來預測未來的行為,進而”操縱”使用者的心理並讓他們做出平台希望的行為 (例如花更多時間在平台上等等),我覺得這也不一定只有不好的一面,或至少說設計的出發點應該不是不好的,例如在 Google 搜尋引擎上搜尋關鍵字時,如果 Google 有你的相關資訊 (過往搜尋紀錄、目前所在地點等),的確就有機會能更快、更精準地提供你想要找的答案,不過反面來說呈現的搜尋結果就會不夠客觀,甚至可能助長後面提及的兩極化社會的形成。

使用者心理

對個別使用者的影響

定位好產品與使用者之間的關係之後,影片中就開始討論社群媒體對個別使用者心理的影響,例如臉書 (Facebook) 的按讚功能原本設計時的立意是希望能宣揚傳播正向的鼓勵,卻導致使用者開始用得到的按讚數評價自己,青少年族群自殺與自殘的案例也因為社群媒體的出現而急遽上升,平台上的內容是否不恰當也難以有個標準去管制、執行篩選,影片也提及保護和規範相關法律、規定的制定並沒有跟上這些社群媒體發展的速度,其實不只是社群媒體,科技進程的速度在許多不同方面都快的讓法規跟不上,應用物聯網 (IoT) 和人工智慧 (AI) 等技術的產品裝置已經遍佈各地,但對於誰該制定規範、資訊可以被怎麼使用、如何確保資訊安全、如何判別內容真實性 (如 deep fake 議題及後面會提到的假資訊) 等等,其實都還沒有一個有共識的答案,也沒有成熟的配套措施 (這麼一說回想起來就覺得雖然以前一直抱怨台灣對金融規範很嚴格難以創新,但也是有其道理),在沒有適當規範的情況下,社群媒體中各式各樣的內容會對個別使用者乃至社會可能造成負面影響的風險也就大幅提升。

影片中有提到一個很有趣的比喻,如同在孩子哭鬧時餵他們吃奶嘴,它說現在的社群媒體就像是個”數位奶嘴“,當我們感到煩躁、焦慮、無聊等等的時候,就拿起手機滑一下,用社群媒體安撫自己的情緒。

另一個有趣的點是數據科學家 Cathy O’Neil 在影片中說的 “Algorithms are opinions embedded in code.” (演算法是埋在程式碼中的意見)。人類有自己的理解和見解,也就難免會有各自的立場或偏見,文章和新聞報導等即使再怎麼努力保持中立,畢竟也是由作者的想法寫成,多少被作者自己的意見影響。機器或電腦乍看之下好像應該就能公正客觀,但畢竟演算法也是人類所設計撰寫的,還是有產生偏頗的可能,就像初期的人臉辨識模型因為只拿白人臉孔照片訓練所以有”種族歧視”一樣。但我第一次用這句話所說的方式思考,覺得很簡短又精闢~

兩極化社會及假資訊

對使用者及非使用者群體 (社會) 的影響

多個個體組成社會,除了社群媒體在各個使用者與之互動時產生的影響以外,對於使用者們所組成的社會也有造成一些變化。我很喜歡影片中 Jaron Lanier 舉的 Wikipedia (維基百科) vs. social media (社群媒體) 示例,維基百科、新聞、書籍等的內容並不會因為不同使用者去看它而改變內容,而搜尋結果和社群媒體的動態消息頁面等則會根據使用者喜好調整呈現方式,雖然搜尋結果中的網站或動態消息上的貼文內容還是一樣的,但如果對於搜尋引擎和社群媒體的機制不夠了解,或是沒有自我提醒的話,很容易會以為看到的大多數消息就是世界的全貌,這也導致影片中說的社會兩極化,太常看到同溫層的消息容易以為這就是真理,對於其他有不一樣意見的人就會覺得不懂他們在想甚麼、減少溝通理解的意願。

對於這點我比較驚訝的是搜尋引擎的部分,我知道社群媒體會根據使用者喜好做推薦、推播,比較像是被動接收社群平台推給你的內容,也知道 Google 等大多數搜尋引擎會因為使用者不同而有不同搜尋結果排序,但一直覺得在搜尋引擎方面是使用者相對主動,沒有特別想過這點也可能加強不同地區或不同背景使用者的認知差異鴻溝。

除了同溫層外,如果常看到的都是特定假新聞或陰謀論,也容易會因此信以為真,尤其是如前所述當科技越來越進步、可以捏造的假消息與假”證據”越來越難被從真實訊息之中判別出來時,這一點也可能刻意或不經意的被拿來做為政治手段,造成社會對立。

對於這幾點,影片中又提出了另一個我覺得很有趣的比喻,在電影楚門的世界中,主角楚門從小就在劇組打造的世界裡長大,因此以為劇組營造的一切就是真實世界。對於出生成長於這個數位時代、或是只從這些社群媒體同溫層中取得資訊的人們而言,是否會將這些片面的內容認做是世界的大部分或全部呢?

再回到先前關於法規的討論,也許對於廣告的內容與類別也應該有所限制、規範,以免變成只要有錢的人都能隨意推播各種訊息,讓廣告和各個管道成為操縱和洗腦的途徑,但廣告畢竟已經存在多年,各地區的相關法規可能比對新興科技的規範來說已經相對成熟 (例如菸酒廣告要有警告標語等等)。

未來展望與行動

不可否認的,科技肯定有對現今社會帶來很多益處,影片也沒有要否定的意思,在開頭和結尾也都有再次提出這點,只是每件事情都有正反兩面和灰色地帶,再加上同樣的工具落在不同意圖的人手裡也會有不同的使用方式、造成不同的結果,在享受這些好處和進步之餘也要反思、正視它可能隱含的風險和危機。

影片以一個擔憂中帶點希望的氛圍作結,如 Jaron Lanier 所說,”It is the critics who are the true optimists.” (真正的樂觀者是那些評論的人),就是因為還有機會改進,所以才特意指出這些負面影響,希望使用者和企業一起改變。

作為使用者,改變的第一步、最簡單的動作大概就是影片最後面提出的 “vote with your click” (用你的點擊投票)。如同第一段所述,社群平台如果想要賺錢存活,還是得先留住使用者和他們的注意力,使用者們至少可以從點擊真實、有價值的內容開始,不要讓假消息或負面內容得到太多”注意力”,培養獨立思辨的能力、抱持開放的心態與不同意見溝通交流、並有意識的主動選擇自己想看的優質內容,再透過行動 (點擊、觀看等等) “告訴” 這些社群媒體平台,讓它們理解使用者們真正的期望、需求、及喜好,並做出相對應的改變。

資訊欄

⇨ 最新電影心得:路卡的夏天 Luca
⇨ 其他電影心得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